当前位置:首页 > 融媒体 > 财经 > 正文

有银行近一年4次“动刀”基金风险等级 你的投资还稳吗?

2025-02-14 来源:中国经营网 作者:

  近日,建设银行宣布上调21只基金的风险等级。这已是该行近一年来第4次对基金风险等级进行调整,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近年来,随着市场波动加剧和监管政策趋严,银行对代销基金的风险管理力度不断加大。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一举措可能与近期市场环境变化有关,例如部分行业波动加大、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等。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面对产品风险等级变动,是否需要重新审视和调整自己的投资组合?


  多数产品由中低风险调整为中高风险


  建设银行此次调整涉及21款代销公募基金,其中5款产品由R2(中低风险)调整为R3(中风险),其余产品由R3(中风险)调整为R4(中高风险)。


  关于调整原因,建设银行方面解释称,系为切实履行适当性义务,保护投资者权益,遵循产品风险等级评定孰高原则,调整部分代销公募基金产品风险等级。


  “银行在代销基金时,除了严格遵守监管规定外,还要做好代销产品准入,同时严格管理营销人员,将合适的金融产品推荐给合适的投资者。”邮储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银行根据对市场情况的判断及时调整代销基金的风险等级,有助于确保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和产品风险等级相匹配,能够更好保护投资者的权益。”


  奥优国际董事长张玥分析认为,银行调整代销基金产品风险等级,出于三方面考虑:“一是监管政策变化,银行需要遵守相关监管政策,包括对代销基金的风险评级要求。如果监管政策发生变化,银行可能会相应调整代销基金的风险等级。二是基金市场变化,基金市场环境的变化也可能影响银行对代销基金的风险评级。例如,市场波动性增加、基金表现不佳或基金管理人的风险控制能力下降等因素都可能导致银行上调代销基金的风险等级。三是银行自身风险管理需要,银行需要对其代销的基金产品进行风险管理,以确保其符合银行的风险管理政策和标准。如果银行认为某些基金产品存在更高的风险,可能会上调其风险等级。”


  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130号)、《基金募集机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实施指引(试行)》(中基协发〔2017〕4号)等规定要求,金融机构在向投资者销售金融产品时,必须履行适当性管理义务,确保产品风险等级与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


  业内分析认为,建设银行此次调整代销基金风险等级,正是落实适当性管理要求的具体体现。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基金的风险特征可能发生显著变化,及时调整风险等级有助于确保投资者始终了解所持产品的真实风险状况。此外,适当性管理也有助于提升金融机构的专业形象,增强投资者信任。


  及时优化投资组合


  建设银行调整代销基金风险等级,后续是否还会引发行业跟进?张玥认为:“后续有待观察,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一家银行上调了代销基金的风险等级,其他银行可能会考虑这样做,以保持与竞争对手的相似性并维护客户关系。”


  风险等级调整无疑会对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产生影响。张玥表示:“银行调整基金风险等级对投资者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投资者对基金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如果投资者对高风险产品有较高的风险承受能力,那么风险等级的上调可能不会对他们的投资组合产生太大影响。然而,如果投资者更偏向于保守的投资策略,那么他们可能需要重新评估他们的投资组合,并考虑减少高风险基金的比重。”


  对于投资者来说,张玥认为,应了解新的风险等级及其含义,以便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如果投资者认为新的风险等级与其投资目标不符,他们可以考虑转向其他低风险的金融产品或寻求专业的投资建议。此外,投资者也要定期审查投资组合,以确保其与投资者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保持一致。同时,关注市场动态和基金的表现,以便及时调整投资组合。”


  娄飞鹏亦提醒道:“银行调整基金风险等级,有助于切实履行适当性义务,保护投资者权益。对投资者而言,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银行对代销基金的风险等级,合理开展基金投资。”


  而建设银行也在调整公告中表示,调整后客户风险承受能力评估等级可能存在与产品风险等级不匹配情况。“银行调整代销基金风险等级后,客户应主动联系银行重新评估自身风险承受能力,了解调整后产品的风险特性,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投资组合。如有必要,客户可赎回或转换不匹配的产品,同时咨询专业意见,确保投资决策与自身风险偏好相符。银行也应积极协助客户,提供清晰的信息和指导,保障客户权益。”北京一家股份行客户经理如是表示。

关键词:

上一篇:房企化债提速 远洋境外债重组迈出关键一步
下一篇:退货率维修率差评率上升 用户千字长信“教”科沃斯改善使用体验

热点视频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