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融媒体 > 民生 > 正文

诗骚一脉岂蹉跎——恭贺周笃文先生九十寿诞

2024-11-04 来源:全媒融合网 作者:黄君

昨天,特意从北京赶来贵阳,来参加今天这个给尊敬的晓川先生祝寿活动。我跟先生同住在江南的一座山脉里,这座山叫幕阜山脉,先生居山脉西头西侧汩罗江畔,我出生在山脉西头的东南侧修水的上游,所以,今天我的发言就从这座山说起。


幕阜山脉位于长江中游,洞庭湖与鄱阳湖之间,呈东西横向、长达240公里。万里长江从上游出峡之后,从湖南岳阳到湖北武汉,再到江西九江,出现两次约90度的大拐弯,形成了一个典型的“z”字形状。这是万里长江在中游一个非常特殊的地理现象,而之所以出现这个特殊现象,原因正是在这一段江道的东南侧,有这样一道横亘的幕阜山脉。


近些年,我喜欢研究古文字,同时也多阅读先秦古籍,琢磨一些上古的东西。我发现幕阜山脉,它其实是中华五岳中,真正的南岳衡山。这里涉及一个南岳衡山的历史变迁。现在大家熟知的中华南岳,是今湖南湘江西岸的衡山。其实,这座区区30公里、且为南北纵向(不是衡——横向!)的山,本名岣嵝山,它被视作中华南岳,时间晚在隋文帝开皇12年(公元592),距今1400余年,这在我们泱泱8000年华夏文明历史中,不算很长,而且是一个“历史的误读”。在此之前的数千年中,“中华南岳”并不是今天的衡山。汉武帝到隋文帝400多年间,“南岳”是现在安徽的天柱山(属于江北大别山脉),而这也是汉武帝时,他身边文臣指鹿为马,弄错了的假“南岳”,因为中国早期文献《尔雅》明确记载五岳,有“江南衡”,即南岳衡山在长江以南,不在江北。其实,西汉以前,直到远古颛顼、帝喾,上古尧、舜、禹时期,历数千年的中华南岳,就是现在的幕阜山脉。①


今天我们在这里庆贺周公晓川先生九十大寿,我首先说明,先生和本人,还有在座的蔡世平兄等几位,我们都是“中华南岳衡山人”。


接下来,我要说一个话题,幕阜山脉作为上古先人确定的“中华南岳”,它与中华诗词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因为此“南岳”一山,形成了一个绵延不断的诗歌传承历史!我们且看,就在这座山脉的西头,也就是晓川先生的家乡,有一位战国时期的伟大诗人屈原;而在这座山脉东头的庐山脚下,有一位东晋时期的伟大诗人陶渊明;在这座山脉的西南角,还有一位唐代的伟大诗人杜甫——杜甫的墓就在今湖南平江县大桥乡小田村;而在山脉的南面中间部位,又有一位宋代伟大诗人黄庭坚;而黄庭坚所开创的江西诗派,传承数百年,直到清代晚期,形成同光诗派,而同光诗派的领袖人物散原陈三立,也是修水县“南岳”山中人。我们说,中华是诗歌的国度,诗歌传承的历史,至少长达3000年,而《诗经》《楚辞》是诗歌的源头,令我们十分惊喜的是,古老的“中华南岳”,不仅孕育了诗歌源头的屈原,而且拥有绵延不绝、如此众多的伟大诗人群,由此形成一脉相传的诗歌传统,这在整个华夏大地,是绝无仅有的。大家想一想,中华五岳中,东西南北中,都有历代文人留下的诗文无数,但却唯独南岳衡山——幕阜山脉,出现绵延不断,且如此众多的伟大诗人群。所以我想说“中华南岳”幕阜山脉,堪称是中华诗歌的“泰山”。


刚才诸位,就晓川先生诗词成就等方面,谈了很多高见。这里,我想特别强调谈一谈,晓川先生在当今诗歌传承上特殊地位,和他在这方面所作的重要贡献。


我是黄庭坚后裔,自少喜欢歌舞文艺,后迷上传统诗词。我跟先生的接触,是先读了先生的著作《宋词》,这是一本重要的小书,是“中国古典文学基本知识丛书”的一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出版,定价3毛7分钱。80年代初,我正是通过先生的这本书,初步了解宋词的基本知识,一度沉迷于背诵词作,并开始关心并崇拜先生。90年代我来到了北京,就去拜访先生,见面后我就说,我是您的崇拜者,读过您的著作,从那以后,我便与先生保持往来,这一晃都快30年了。多年的交往,让我深刻的体会到,晓川先生不但是诗词名家高手,更是一位难得的诗学传承者。大家知道,先生是张伯驹、夏承焘二位词坛大佬的得意门生,深得二老喜爱。而先生对待诗词后学,也是一片古道热肠,不遗余力,奖励鞭策,或悉心指导。晓川先生门徒弟子无数,今天在座的各位,不少受恩惠于先生教诲,但只是少数的代表。晓川先生诗词传承的状况,让我联想到“中华南岳”幕阜山脉,从战国屈原到清末陈散原这样一个不朽的诗歌脉络,我想,今天的晓川先生对许多诗词后学的奖掖传承,不就是在延续这源远流长的诗学一脉吗?


这次先生作了《九十自寿感怀》诗,我也有步韵和诗,拙作是这样的:


汨水悠悠醒眼过,


诗骚一脉岂蹉跎。


早将曼妙承双老,②


且惜冥搜传已多。③


风度略如东晋士,


倚声却喜丽鸾和。


门徒四海祈嵩寿,


衮衮天机未许磨。


我的和诗,就是从中华南岳衡山(幕阜山脉)早已存在的诗骚一脉着眼来写的。我想,诗学的传承,是中华文化不断延续的高尚事业,晓川先生是上接张、夏二老,下传天下诸子的一代名家,这是当代诗词界极为罕见的一位代表人物,当然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刚才大家说到,先生在当代不仅是重要诗人、词人,而且是诗词文化、学术研究的大专家。刚才徐晋如兄说到,前辈说一切学问,如果不能打通人心文脉,就不是真学问,我们的晓川先生,正是学问做得好,同时也打通了人文,能使学问融进现实,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密切相通的代表。我在与先生长期的交往中,也深切感受到,学问不是空的,与生活现实息息相关。20多年前,我曾经编辑一套《当代名家诗词集》,一共九本,作者按年龄排序,有赵朴初、钱仲联、饶宗颐、霍松林、刘征等人,我们的晓川先生是“殿军”。我在这一套丛书的《总序》中说到:“近代以来,中国文化遭受西方文化的无情冲击,这是一次带有宿命性的根本冲击,由此,中华诗词的命运也发生重大改变。……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中西文化冲击首先在社会制度和物质生活的层面激烈展开,我们民族的命运险些不能自保。这直接导致了20世纪中叶以来,中华文化从外在形式到内在根基的动摇,于是包括诗词在内的中华文化受到全面的质疑。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传承几千年的中华诗歌第一次出现衰微,甚至面临灭绝的危险。”“中华诗词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精英文化的特色,所以历来名家名作对维系诗风、传承诗脉意义重大。”④20多年后再看现在,我们的传统诗词进步巨大,这当中就离不开如晓川先生这样名家导师的有力传承。从这个角度来说,晓川先生对我们这些诗词后学的指点、教育、奖励、扶持,其意义是重大而深远的。我也很荣幸,10年前,曾给先生编辑《周笃文诗词论丛》,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这个书是重量级的诗歌学术著作,人民出版社也非常重视,当时在出版社举行了新书座谈会,也是对先生80寿辰的庆贺。倏忽10年就过去了,今天我们为先生90寿辰集会,这非常难得,我们谨向先生这样一位有突出贡献的中华诗歌文化传承者深表敬意。先生在这方面的许多功德业绩,大家刚才已经说了很多,这里我不再展开,我就想强调一下,这是一个了不起的伟大的事业,因为伟大的中华,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没有像先生这样的传承者,如何把这一脉延续下去?这是我认识先生以来强烈感受。


这次来贵阳,特给先生创作了一副寿幛,中间大寿字用大篆书写,旁边配了一副嵌名联:“笃志传诗词一脉,文风启盛世后昆。”


我想表达的还是诗学传承这个主题,我认为先生是当代诗词传承的一大名家,其功德无量,其嘉惠学林也深。诗学传承不是一句空话,必须落实在行动之中,先生数十年,坚持热情扶持后学,如刚才石孝军兄谈到近年来给他的指导的故事,听后令人十分感动,心生敬仰。


最后,我想说的一句话是:吾辈当自强。时代如洪流,不舍昼夜,我相信,在座各位都有这种心愿,我们以此向先生表示敬意,希望中华诗歌长盛不衰,更祝先生康寿期颐,创作不止,薪火永传。


——————————


注释:

①黄君著《巍巍幕阜——南岳衡山与中华早期文明》,待出版。

②“双老”指张伯驹、夏承焘,晓川先生词法得二老亲炙真传。

③晓川先生曰:“诗者,冥搜之艺也”,见《周笃文诗词论丛/国学与诗学》(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此句“传”读第四声。

④序文原发《当代名家诗词集》,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版。并见黄君著《诗词论说》第211-212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2月第一版。


黄君先生简介:

黄君,字君平,号鉴斋。当代著名书法家,学者、诗人。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得主;2005、2012两次获评“中国书法十大年度人物”;出版著作40余种,其中《黄君书论文稿》(全八册)获国家画院2014年创作成果奖(唯一),《黄庭坚书法全集》评为国家优秀出版物,并获全国美术类图书评选金奖;在中国美术馆等地举办书法个展十多次;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自2002年至今,连续六届),中华诗词学会理事兼书画委员会副主任,北京文博学院教授,中国文字博物馆学术委员,全国教育书画协会常务理事兼高等书法教育分会顾问。


关键词:

上一篇:热议“流放宁古塔”,争论之下当有共识
下一篇:贵雅-蘭亭荟创立三周年庆典大会(北京)圆满成功

热点视频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