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早盘,禾盛新材(002290.SZ)低开低走,盘中数次触及跌停,并于尾盘封上跌停板,截至收盘,报9.95元/股,总市值24.69亿元。
消息面上,在斩获四连板后,7月31日午后,禾盛新材再次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公告称,经自查,公司董事会认为,公司不存在违反信息公平披露的情形。同时,禾盛新材还表示,由于实际控制人被判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公司存在实际控制权变动的风险。
资料显示,截至一季度末,深圳市中科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创公司)持有上市公司31.34%的股份,为公司控股股东,张伟则持有中科创公司100%的股份。2021年6月份,禾盛新材披露,因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和强迫交易罪等罪名,数罪并罚,张伟被判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罚金1217万元。当年11月份,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维持原判。
如今,距终审裁定发布已过去8个月,禾盛新材的控制权变更还尚未完成。禾盛新材工作人员对银柿财经记者表示,关于实控人股份的处置,公司方面也没有得到什么消息,要等法院公布。同时,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中科创公司已被法院查封,公章由法院保管,实控人无法行使表决权。
控股股东被查封,其所持的公司股份也处于冻结状态。记者注意到,自2019年3月份起,张伟所持的禾盛新材股份已陆续被淄博市中级人民法院、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等多个法院轮候冻结。禾盛新材曾表示,公司无法获悉上述股份被轮候冻结的具体原因和详细内容。
在轮候冻结的情况下,张伟所持股份是否还会被法院没收?对此,北京威诺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北京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委员会特聘委员杨兆全告诉银柿财经记者,需要关注上述股份被冻结的时点。
“若是在刑事裁判生效前,张伟名下的股份已存在轮候冻结情况的,说明该部分股份存在最终归属于第三方全部或部分所有的可能性。因此,执行法官应当梳理清被冻结股份的财产性质,做好分割,剥离出应属于第三方的部分,对于剩下的属于张伟的个人合法财产的部分进行没收。”杨兆全指出。
同时,杨兆全告诉记者,根据《刑事诉讼法》及其相关解释规定,人民法院对于没收的股份应当及时采取司法拍卖或变卖等方式予以处置,并将处置所得用于返还被害人或者上缴国库。
资料显示,禾盛新材是国内最早从事家电外观复合材料的生产企业之一,业务内容涵盖家用电器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 PCM、VCM 板材的定制等,生产产品多用于冰箱、空调、洗衣机等各类家用电器外观部件。
2015年,中科创公司入股禾盛新材,并于2016年10月份通过定增成为公司控股股东。随后的2017年3月份,禾盛新材的股票简称由“禾盛新材”变更为“中科新材”。据相关媒体报道,因卷入一起贪腐案,2018年11月底,禾盛新材实际人张伟被有关部门带走调查。两年后,公司的股票简称也从“中科新材”变回“禾盛新材”。
记者从裁判文书网获悉,近年来,中科创公司与张伟陷入了多起诉讼,包括与长城证券(002939.SZ)2.79亿元的证券回购纠纷、与天津银行(1578.HK)的1亿元借款纠纷等。